学宗师典范,筑师德之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学科建设办公室共同参观“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邓广铭诞辰115周年学术纪念展”
学宗师典范,筑师德之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学科建设办公室共同参观“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邓广铭诞辰115周年学术纪念展”
2022年10月4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学科建设办公室开展共建活动,共同参观“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邓广铭诞辰115周年学术纪念展”。历史学系主任王奇生、党委书记何晋、副主任叶炜、党委副书记陈捷、吴雅文,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贺飞、黄俊平、学科建设办公室支部书记、人文学部办公室主任魏巍、社会科学部办公室主任曲一铭、信息与工程学部办公室主任蒋小涛、学科建设办公室党支部支委、经济与管理学部办公室主任杨超、综合办公室主任兼党支部支委刘小鹏、规划办公室主任马信、综合办公室主任何洁,及历史学系和学科建设办公室部分党员、教师共同参加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广铭先生之女邓小南亲自讲解。
图 1 活动合影
邓广铭先生(1907-1998)是著名历史学家,当代宋史研究的开创者、奠基人、学术泰斗,被誉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邓先生从学于北大,又执教北大六十余载,晚年出任历史学系主任,创立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为北大历史学科的重振与发展、人文学术传统的赓续与弘扬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学术上,他坚信“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在人生中,“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成为他毕生的信条。不愧为一代宗师、学者典范,邓广铭先生的治学和为人值得后辈学者学习。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邓广铭诞辰115周年学术纪念展”由中古史中心、校史馆、档案馆共同举办,回顾了邓先生的治学道路及学术贡献,展品涵盖邓先生不同时期的课程笔记、著作手稿、学人通信以及大量的珍贵老照片,较为全面地呈现了邓广铭先生一生的治学、交游与学术事业。邓小南教授详细而耐心地讲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在她的讲述下邓广铭先生的形象更加立体,更加鲜活。同时,邓小南教授也是宋史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这是家风的传承,更是学风的传承。
图 2 邓小南讲解
参与活动的老师们收获颇丰,不仅看到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并且对邓广铭先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们由衷钦佩邓广铭先生的治学经历和精神品格,郭津嵩认为,“对邓先生和他的许多师友而言,史学不仅是一门具有严格标准的学科,一种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最终也成为在时代的明晦变化之中定义自我、追寻价值的途经。”庄宇提到“身处北平的邓先生奉傅斯年先生之召,经香港、越南、广西赴昆明,一路辗转的背后是肩负的学术重任,去香港探查转运出的‘居延汉简’的状况,并将汉简拍摄制作成微缩胶卷,就此保存下中国古代史中一批重要的史料文献。听过这一段经历,在场的老师们无不感慨,对那一辈中国历史学人的治学精神更添敬畏。”李文丹提到,“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邓广铭先生在国家危难之际作为知识分子的担当,以及对学术精益求精的执着”。黄江军认为“先生自强不息,是困苦之世振作为学的典范。”老师们都认为应该将邓广铭先生的学风传承和发扬。韩策认为,“这次展览用顾炎武的名言“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题,诚如展览前言所云,彰显了邓广铭先生的精神品格。在当下这个时代,确实更应该将此发扬传承下去。”庄宇认为,“学术传统和学人风骨的传承是本次展出为我们传递出的最重要的信息”。
图 3 观展现场
本次活动成效显著,邓广铭先生师德典范作用凸显,为后辈学者树立了榜样。历史学系将持续发力,将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建立长效体制机制,发挥典型模范作用,筑牢师德师风之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结合学习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历史学系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