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始建于1899年秋,时称京师大学堂之史学堂。作为中国现代大学史上最早的历史学专业系科、中国现代史学教育范式的重要开创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一直是中国现代史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历史学系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下辖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3个实体研究机构(西方古典学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及24个虚体研究机构。2025年QS世界大学历史学科排名,北大历史学科排名跃升第5位。在教育部举办的学科评估等活动中,北大是全国仅有的中国史、世界史两个学科均被评为最高等级并入选“双一流”学科的历史学院系。
历史学系下属的两个一级学科优势突出。中国史研究居于世界顶尖学科地位,在政治制度史、政治文化史、北方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出土文献研究、丝绸之路研究和近现代史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中国社会史、中国经济史、中国艺术史、中国思想史、中国革命史、中华民国史和历史地理学等领域均有全国学术领军人物。世界史研究一向将大国史和大洲史研究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更是发展迅猛,在英国史、法国史、美国史、俄国史、德国史、日本史、印度史等领域均有全国学术领军者,在西方古典学、欧洲中世纪史、教会史、世界现代化史、资本主义史、艺术史等研究领域居于国内学术研究前沿,近年又开辟出环境史、移民史、民族史研究等新领域。
师资队伍处于全国历史学科领先地位。全系现有在职教研人员70人,其中教授39人、长聘副教授13人、副教授1人、预聘副教授2人、助理教授15人。另有3位国际知名学者任客座讲席教授在我系授课。目前,历史学系拥有全国一级岗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万人计划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博雅荣休教授4人,博雅讲席教授1人,博雅特聘教授 14 人,34 位教授获政府特殊津贴。目前,在职教师中,20余位教授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的会长、副会长等重要职务,数十位教师担任国内外60余个学术期刊主编、执行主编、编委等工作。
历史学系现有在校学生547人,其中本科生234人,硕士生122人,博士生191人。本科毕业生约60%继续在国内深造,30%出国深造,10%就业。硕士毕业生约50%继续深造,50%就业,就业去向包括国家部委、省委等地方政府、大学等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博士毕业生约80%从事学术科研工作,20%前往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任职。
历史学系拥有两个专业图书馆,主要收藏专业教学科研所需要的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及音像资料等共约40万册(部),其中线装古籍、珍本、善本等特藏约5000册。系办学术集刊多部,包括《北大史学》、《唐研究》、《西学研究》、《西域文史》、《青铜器与金文》、《古典与中世纪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