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烺(1889-1951)字亮尘。江苏泗阳人。父亲张相文是著名地理学家、中国地学会创始人之一,家富文史藏书。张星烺少年时受到家学熏陶,有文史方面的深厚基础。1899年就读于南洋公学留学甲班。后考入北洋大学,学理科。1906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化学,1909年毕业。旋入德国柏林大学,攻读生理化学。1912年回国。1919年任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后任北京大学国史编篡处特别某辑员,曾赴日本调查民国史料。回国后,任长沙工业学院化学系主任。1926年任厦门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1927年应陈垣之邀,出任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8-1935年任教于北大史学系。曾兼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等校课程。1950年兼辅仁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张星烺专攻中西交通史,采取比较研究法,从国外搜集大量史料,与中国史料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得益于理科背景,往往能够融通文理,对自然科学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历代正史《五行志》颇有研究。译有《历史之地理基础》、《地轴移地说》,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欧化东渐史》等,同时在《燕京学报》、《辅仁学志》、《禹贡半月刊》等著名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是张星烺重要的学术成果,篇幅达百余万字,收集上古至明代中国与印度、欧洲、非洲各地域交往的历史材料,为中西交通史学者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