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自幼习经史,又到日本巢鸭弘文学院、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等校学习。1925年回国后,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并任国学研究院导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讲授“长庆唐蕃会盟碑藏文之研究”、“鸠摩罗什之研究”、“中国古代天文星历诸问题之研究”、“搜集满洲文学史材料”等课程。1929-1930年为北大史学系本科生讲授“南北朝高僧传”。全面抗战时期,担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治学范围甚广,在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明清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均有研究,通晓佛教经典以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多种文字。代表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集》、《柳如是别传》等。
陈寅恪先生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信念,治史目标在于“求真实,供鉴戒”,在精密考证的基础上,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追求“神游冥想”、“总汇贯通”,且有深刻的现实关怀。陈寅恪先生的著作,能够跳出传统史学朋党论的窠臼,创设“政治集团”的概念,将不同政治立场置于社会、文化变迁大势下分析检讨,进而将统治阶级的升降、王朝的兴亡从单纯政治史扩展延伸之社会、文化层面,从复杂的政治脉络中抽绎出二元对立的主线,形成足以自洽的分析框架。其分析框架,为中国中古史研究确立了基本范式,对后世影响深远。